Pickled Tomatoes with Green Plum|Cold Soba Noodles With Green Plum Dipping Sauce|梅釀彩茄|雪藏梅汁沾麵|暖日梅汁沾麵★okane
1. 梅釀彩茄 00:29
Pickled Tomatoes with Green Plum 00:29
2. 雪藏梅汁沾麵 04:21
Cold Soba Noodles With Green Plum Dipping Sauce (Snow Style) 04:21
3. 暖日梅汁沾麵 09:00
Cold Soba Noodles With Green Plum Dipping Sauce (Sun Style) 09:00

梅釀彩茄/Pickled Tomatoes with Green Plum/梅とカラ—トマト漬け
8人份,30分鐘
番茄 600g
水 100ml
蜂蜜 3T
梅汁 50ml
梅果 3個
600g tomato
100ml water
3T honey
50ml green plum juice
3 green plum
トマト 600g
水 100ml
蜂蜜 3T
梅汁 50ml
梅果 3個

現在國內越來越多彩色番茄, 色彩繽紛,促進食慾 ,稍微沖洗即可。

底部輕輕劃十字,不必劃得太深,等等只是要剝皮。

水滾後,準備下鍋,部分顏色皮比較薄,沒多久就脫皮了,紅色皮比較厚,就慢些。

瀝乾。

準備冰塊水,冰塊不怕多;避免烙賽,使用飲用水。
全部倒進去,提神醒腦一下。

剝皮 (熱脹冷縮原理),指腹輕輕一剝,不破壞果肉。
番茄真是懶人的好蔬果
個人不喜歡需剝皮的水果
香蕉很方便,所以除外
葡萄我也連籽吞
不是說好的籽最營養嗎?
哈 我夠懶吧
加油! 瑣碎的步驟要結束了

混合:梅汁 + 蜂蜜 + 水

再放幾顆梅果,增加梅釀風味。

進冰箱冷藏一天 。

來一顆消暑良方 。

冰鎮酸V又甜滋滋 。
沁涼一整個夏天 。

泡脹的梅果,也釋放所有精華,益於腸道健康哦!

雪藏梅汁沾麵/Cold Soba Noodles With Green Plum Dipping Sauce (Snow Style)/雪の梅果つけ麺
1人份,20分鐘
梅果 2個
醬油 適量
水 適量
白蘿蔔 1/4條
蕎麥麵 1把
2 green plum
soy sauce to taste
water to taste
1/4 radish
1 handful of soba
梅果 2個
醤油 適量
水 適量
大根 1/4本
そば 1束

這是一款全素料理!
1人份的沾麵醬汁,約1-2顆。
去籽,切下梅肉;固定果核,避免滑動。

能多碎就多碎,就是盡可能的切碎,再依人數放到碗裡。

白蘿蔔削皮、剖半
這個IKEA刨絲器不好用,刨的角度不合人體工學,想購入一款陶瓷材質的磨泥器,放洗碗機比較不容易壞。

擠乾水分,去除苦味 。
再整形成球狀,1球 = 1人份

滾沸下蕎麥麵,1束 = 1人份

煮軟後瀝浸冰塊水中。

冰鎮麵條更Q彈之外,同時,洗去麵上的澱粉黏液,這樣麵條不易黏在一塊兒。

再瀝去冰塊水,盛盤有個技巧,每一把麵約一口的分量,便於食用時,使用筷子夾麵,堆成一座小山丘,再鬆開一球蘿蔔泥,置頂 則成為一道美景!

嶺上茫茫點綠椏,天邊淡淡舞紅霞。

日系美顏的清爽蕎麥麵 。

嘗盡一座雪山的概念 。

「酷暑登山不吃苦,雪花涼麵口中腹」好詩~ 好詩 (搖扇) 。

酌量加入醬油,建議使用薄鹽醬油 。

辣椒絲點綴了微微辛辣感 。

蘿蔔泥具協助沾附醬汁的功能 。

滿上一杯淡雅梅飲,「醉飲梅林,遠眺雪頂」(吟)

暖日梅汁沾麵/Cold Soba Noodles With Green Plum Dipping Sauce (Sun Style)/太陽の梅果つけ麺
1人份,20分鐘
梅果 2個
醬油 適量
水 適量
白蘿蔔 1/4條
蕎麥麵 1把
蛋黃 1個
2 green plum
soy sauce to taste
water to taste
1/4 radish
1 handful of soba
1 yolk
梅果 2個
醤油 適量
水 適量
大根 1/4本
そば 1束
卵 1個

其實...... 《暖日》是雪藏的NG版 哈
但也還可以......就保留下來了。
前面步驟都相同,直到這裡開始......變了個調......

做出了一個凹槽 。

洗選蛋,建議事先帶殼浸50℃水,取出一顆蛋黃。

哈 好像食物樣品 !

似假似真!

吃了就知道!

雖然蘿蔔泥會吸收蛋液,但還是建議放在湯碗裡;整體的搭配比起《雪藏》更佳,味道及口感更溫潤。

敗筆是蘿蔔泥不夠鬆散,變成一坨一坨的……
若直接擱碗內,可能更恰當。

不過好吃是真的,快吃起來!!
留言
張貼留言